来源:探索啦(www.tansuola.com) 时间:2020年10月12日 11:45 编辑:tansuo1 手机版
原栉龙是一种大型恐龙,体长一般在8米左右,头顶有小且低矮的三角形头冠,原栉龙是在北美洲发现的一种植食性恐龙,嘴中长有数百颗牙齿,原栉龙的角质喙状嘴巴,非常适合切断植物和树叶,下面就来了解下这种恐龙。
生存年代:距今7700万年前-7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。
1、原栉龙的化石
原栉龙最早一批化石是在北美洲的加拿大亚伯达省发现的,主要由巴纳姆·布朗于1916年挖掘,这批化石中的颅骨吻部遭到严重损伤,但在1924年又发现了一个完整的颅骨,截止到目前原栉龙化石已经发现了多达20-25具,除了头冠比较低矮外,其他部分和栉龙非常相似,具有一定的原始特征,于是便将其命名为原栉龙。
2、原栉龙的体型特征
原栉龙属于鸭嘴龙类中比较大的动物,普遍体长在8米以上,最完整的标本化石体长甚至达到了8.5米,在目前已经出土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在234位,和现代的两层楼一样高。
与原栉龙 体形接近的恐龙,主要有艾伯塔龙、食肉牛龙、日本龙、楯甲龙、阿贝力龙、崇高龙等。
原栉龙的外形和其他鸭嘴龙亚科恐龙一样,吻部都是宽阔且平坦的,前端长有角质喙状嘴巴,非常适合切断植物和树叶。
原栉龙的嘴巴深处长有数百颗牙齿,大多生长在下颌骨上,可以交替进行咀嚼。原栉龙的头顶有三角形冠饰,但冠饰比较小,整个颅骨的长度也只有90厘米而已。
3、原栉龙的生活习性
原栉龙和大部分鸭嘴龙亚科恐龙一样,采用两足和四足交替行走,尤其在快走或者奔跑时习惯于抬起前肢,只使用后肢行走。
原栉龙有着非常多的牙齿,但在咀嚼时只会使用其中的数十颗而已,在过程中会不停的前后移动来更换咀嚼的齿列,以提高牙齿的寿命。原栉龙属于大型恐龙,其进食范围一般超过4米以上。
侧空龙是蜥脚类恐龙的一种,体长多在8.8至9米之间,最长的体型在18米左右,侧空龙是美国德州的州恐龙,是一种大型的植食性恐龙,根据化石来分类共有侏儒侧空龙和高侧空龙二种,下面就来了解下这种恐龙。...
虐龙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末期的恐龙,成年后的虐龙体长达到9米左右,第一批化石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发现,虐龙是北美大型暴龙超科类恐龙,体型约为现代亚洲象的二倍,下面就来了解下这种恐龙吧。...
胄甲龙是一种结节龙科恐龙,胄甲龙的体长达到5-7米,体重高达3.5吨,在胄甲龙的头部覆盖有厚实的板甲,背部和两侧都长有尖刺,尾巴上层长有非常厚实的骨板,下面就来了解下这种恐龙。...
绘龙是一种体型中等的恐龙,体长在5米至5.5米之间,虽然是一种植食性恐龙,但攻击力很强,在尾巴的末端有一块坚硬的尾锤骨,很多大型的掠食恐龙也不敢轻易招惹它们,下面就来了解下这种恐龙。...
扁角龙是一种小型植食性恐龙,最早的一批化石在蒙古国发现,扁角龙的体长只有1.2米,是一种体型弱小的植食恐龙,其大小还没有一只山羊大,下面就来了解下这种恐龙吧。...
五角龙是一种较大体型的恐龙,为大型植食性恐龙之一,这种恐龙的体长可达8米,五角龙是一种角龙科恐龙,五角龙的化石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发现,下面就来了解下这种恐龙吧。...
在山东省发现的恐龙中,盘足龙是一种植食性恐龙,也是一种大型恐龙,盘足龙有着长而壮的脖子,占了身体一半的长度,盘足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中国,化石在山东省内发现,这种恐龙足部像一个圆盘一样,以适应水中生活。...
在我国四川境内发现的恐龙,已有28种之多,主要包括文雅龙、马门溪龙、蜀龙等,其中文雅龙是一种大型四足食草恐龙,这种恐龙的体长在9米左右,文雅龙的头呈方型,属于蜥脚下目类恐龙,下面就来了解下这种恐龙。...
在北美洲已出土很多食草恐龙的化石,其中就包括春雷龙、剑角龙、顶盾龙等,这里介绍下顶盾龙,这是一种体长5米的食草恐龙,这种恐龙的头部像带了一个钢铁般的头盔,头顶就像长了一个盾牌,下面就来了解下这种恐龙。...
喇叭角龙是一种植物性的小型恐龙,喇叭角龙体长只有2米,第一批喇嘛角龙化石蒙古国出土,生存于距今8500万-8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,与恶灵龙、棒爪龙体形相近,下面就来了解下这种恐龙。...